大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,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粮食作物,基本上一日三餐都要吃进嘴里,特别是南方几乎餐餐都离不开大米,所以说,大米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!
面对市面上屡屡出现的“毒素”各不相同的“毒大米”,如何辨别“问题大米”成为一项技术活。其实,大米中的“毒”专业来讲是大米的“风险因素”,主要有黄曲霉毒素、重金属和农残等,这些分别是怎么回事,下文为您逐一剖析。
镉大米?是环境问题
镉是一种重金属,在冶金、塑料、电子等行业总中非常重要。它会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,水会灌溉给农作物,水稻就成了典型的工业污染受害作物代表。
大约从十多年前开始,有关镉大米的事件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帘。镉大米事件根源通常皆因为农田土壤内重金属镉超标,灌溉水源也存在底泥镉、砷超标,从而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被农作物吸收。
根据相关研究,国内每年大约有1.46×10 千克的农产品被镉污染,仅稻米就占据了5.0×10 千克,稻米的镉含量范围也从0.06mg/kg到2.40 mg/kg。
2017年,有研究者检测全国来自不同省份的507份稻谷样品,发现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样品超过了国家限定标准。
2019年10月,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件4名米商涉嫌销售镉超标大米的刑事案件,涉及2600吨镉大米,这也是第二起销售镉大米被追刑责的案件。
而镉大米的危害在于它的长期性......
如若长期大量摄入镉超标的大米,则表现为慢性镉中毒,主要危害是肾脏和骨骼,对骨骼的影响则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,即使停止了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。
但是,对于我们平常吃的大米也不必太过担心。
因为国家对于大米的种植环境,以及镉的含量都是有严格监管的。中国设定的大米中的镉限量是0.2毫克/公斤,相比与日本的0.4毫克/公斤要更严格一些。
砷超标,赛砒霜?
相比其他农作物,水稻对砷有特殊的偏好,在生长过程中会对砷进行密集吸收。而大米之外的其他谷物在生长中不会富集砷,所以砷含量也就远远低于米制品,比如玉米、小米、燕麦、荞麦等等。
据研究,大米中的无机砷含量是玉米和小麦的10倍,是黄瓜和西红柿的30倍,是大豆的100倍。
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发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,大米和糯米的砷含量比其他谷物多80%。
其实,大米中砷的形态主要有三种:三价砷、五价砷和二甲基砷,其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统称无机砷,二甲基砷是有机砷。而砒霜只是无机砷的一种,大米里面主要是毒性很低的有机砷,二者有本质的区别,媒体常用“砒霜”代替无机砷正是为了吸引我们的眼球罢。
因为自然界环境里就有砷,大米里面含砷是很正常的,也并非一国独有的现象,安全的大米不是绝对不含砷,而只能是含量低于某个安全限。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天摄入不超过2微克每千克体重的砷,对健康的影响就小到可以忽略。
而我国对大米中的砷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管理,规定每千克大米中无机砷含量不超过200微克。
所以,正常吃大米是绝不会吃到危害到健康的那个量的。
铅超标?几率很小
铅确实是一种危害很大的重金属。
在国际食品法典标准(CAC)中,规定谷物粮食的铅限量为0.2毫克/公斤,中国和欧盟也都采用了这一标准。
2013年曾有位学者发表了美国进口大米的研究报告,称进口到美国的大米中含铅量高达6~12毫克/公斤,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大米含铅量最高。
这个消息令公众哗然。但之后台湾农业部门和北京市食安监控机构进行了相应监测:结果均未超标,多数远低于标准限值。
2014年的《整体环境科学》还发表了一篇很大规模的全球调查。结果显示,市场样品中只有 0.6% 的样品超过了0.2毫克/公斤的标准。
从这些资料来看,大米中的铅超标的几率很小,相关的说大米铅超标的新闻,多数也只是以讹传讹。
人造大米?反更营养
通常人们说的“人造大米”其实可能指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。
一种是“营养强化大米”,是把大米等粮食原料磨成粉,加入大米中缺乏的一些微量营养元素,再重新制作成米粒形状的食物原料。这种“人造大米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米,应该当作一种经过深加工的食物原料。只要加工过程不出问题,这种大米不会有安全性的问题,而营养上还有一定的优势。
另一种是“塑料米”,即用塑料制成的米。不仅在中国流传甚广,欧洲食品安全局也表达了关注,还有新闻称一些国外监管机构查到了塑料米。
“塑料大米”实则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,任何一个人都能分辨出分辨出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,塑料颗粒“假冒”大米会极易被识别出来,根本骗不了人,商家没必要造假还留这么大一个破绽。在工业上,会把再生塑料做成颗粒状,也称之为“塑料米”。这种塑料米是工业原料,跟食品无关。更大的可能,所谓的“塑料大米”就是这种塑料米的以讹传讹。
大米发霉,尽量别吃!
粮食发霉会产生毒素,比如著名的黄曲霉毒素。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物,是粮食中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。
所以,大米发霉才是日常存在我们周围最大“毒素”,专家指出,发霉的大米,尽量不吃!
大米在发霉初期,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,经多次加盐淘洗,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后还是可以吃的。
如果霉变严重,那就坚决不能吃了。否则会对人体肝脏造成损伤,发生中毒现象。因为发霉的米里有黄曲霉素,吃了会致癌黄曲霉具有很强的毒性,而且是一种致癌物质。
所以说,遇到发霉的粮食,还是果断扔掉的好,千万不要因为吝惜食物而伤害了身体!
顺便教大家几点防止大米发霉的小妙招:
1、降低温度:将大米分装在小的样品袋/保鲜袋中,然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,根据需要,每次取用一些即可。
2、降低湿度: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普遍水分较高,可以将大米摊开晒干,水分足够干的话,大米就不容易霉变,也可以采取干海带吸附、或者干燥剂吸附水分的方法进行防霉。
3、降低氧气浓度:如果家庭有真空泵及真空袋,也可以将大米倒入真空袋中,抽真空,这样霉菌就不容易生长了。
如何安全地吃米饭?
市场上的多数大米,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米,所含的这些“毒”对健康的危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。
当然,我们无法确保自己买的大米是否合格。总不能吃个饭还要化验分析,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:保持多样性!
首先,食谱中食材种类多样,减少大米的食用量。这样,即便遭遇超标,因为吃得少从而总量并不超标。
第二,大米的来源多样性。可以定期更换大米品牌,避免长期食用同一产地和品牌的大米,毕竟多数大米还是合格的,即便偶尔遭遇了一种,也因为只吃了一些就换成了其他的。